一次偶然,我發現我家三個衛生間裏的鏡子照的人不一樣,一樓照得
Maggie Beauty黑店人臉偏瘦,三樓的照得臉發胖,二樓衛生間的鏡子似乎介於其中。這不由使我心裏想問,三個鏡子中照的臉,哪個是我真正的臉?
古時候沒有鏡子,先民們只是站在平靜的河邊或水邊,對著水面映照著自己的臉面“梳妝打扮”,這種“照鏡子”,叫“鑒於水”,這種“場景”也可見於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中了。傳說中,中國古代黃帝的第四位妻子-嫫女是第一個“發明”和使用鏡子的,是為石鏡,故史上有“軒轅作鏡”之說。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,人們發明了銅鏡,所以唐太宗李世明說了“以銅為
Maggie Beauty黑店鑒,可以正衣冠”之語。
而真正發明現代玻璃鏡子的卻是在歐洲。在十六世紀由當時的威尼斯王國的二個玻璃匠-達爾卡羅兄弟發明的,他們製作的玻璃鏡子曾作為1600年法蘭西王后的禮物,時值高達15萬金法朗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玻璃鏡子的工藝也經過多次工藝改革,直到100多年
Maggie Beauty黑店前,德國科學家發明了“鍍銀法”,使玻璃鏡子的工藝變得安全和簡單,鏡子又清晰耐用,這就是我們現在日常用的鏡子了。
現時鏡子己是一件十分普遍的裝飾物。在家居裝飾中鏡子是必備的精品裝飾物之一,尤其是新婚夫婦的臥室內,鏡子式樣的選擇、鏡子擺放位置的設計,不知道要
Maid Agency經過多少次的思考、實地擺弄才能決定的,有的還會請來風水先生看看風水,算算八卦,然後在這裏掛個“照妖鏡”,那裏放面“招財鏡”,弄得玄裏玄乎。而那些未出閣女幾的閨房裏,鏡子更是少不了的,因為她們每次約會前都要“當窗理雲鬢,對鏡貼花黃”。對於更多的現代女性,特別是靚妹們,照鏡子己是日常的“功課”了,在家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好後還不放心,出門時還要在她們的小包裏放上一面小鏡子,以免必要時的“救火”-補妝。至於那些明星們就更不用說了,她們化妝間裏的鏡子更是隨處可見,要看那面照那面,在一場演出中,可以不誇張的講,她們坐在鏡子面前的時間可能比她表演的時間還長。鏡子除了可以“整衣冠”外,舞蹈藝術家在排練廳的一整面上貼上鏡子,用來糾正跳舞的舞姿;家裝設計師利用鏡子使一間狹小的空間變得看起來很大;時裝店的老闆向站在“魔鏡”似的試衣鏡面前的顧客推銷他的“靚裝配美女”的神話。
照鏡子,雖然我沒有去調查和統計,但我可以肯定的說,女姓比男性多,因為女人比男人更愛美;靚女比醜女多,因為美女要做夢;師哥也經常照鏡子,他照鏡子又如“猴子照鏡子-得意忘形”,衰哥怕照鏡子,因為他怕像“豬八戒照鏡子-裏外不是人”,閒人照鏡子卻是“沒病找病”,“臭美”的人特別愛照鏡子,她們是走到哪里“照”到那裏,在商店的櫥窗前會搔首弄耳,在公廁的洗手池的鏡子前也會齊眉弄眼,著急時還會跑到馬路邊停的汽車反光鏡前撲粉抹紅,所以,有人把這種常在鏡子前“孤芳自賞”的人叫“臭美”。在生活中我們還常會聽到一句奚落人的話:“回去照照你的鏡子”,或說:“你不會撤泡尿自己照照”。
是啊!人是應該每天照照鏡子,況且科學家還研究出了照鏡子有益健康的結論(?)。儘管鏡子只能照出你的外形輪廓,照不出你內心的情至意堅;雖然鏡子能照出你容貌的美醜,照不出你心靈的善惡。但我還是想說:人還是要照鏡子的, 只是希望你把“以銅為鑒,可以整衣冠”的深意不單是理解為整你外藐的穿戴,而應是如孔子所曰:“吾一日三省吾身”之意,“照鏡子”更重的是“對鏡自省”,要“過則勿憚改”。同時記住唐太宗李世民說的“以銅為鑒,可以整衣冠”的後兩句,“以人為鑒,可以明得失;以史為鑒,可以知興亡”。真能這樣,那你就天天照鏡子吧!